之前,曾有媒体在前两三年对各地应届大学生就业进行了一次调查,互联网行业的高薪,在各行业中脱颖而出,受欢迎度呼声最高。
有部分觉得自己在毕业的十年内,可年入百万。
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是好事,不过,现实并不像网上那样,好像周边到处充斥着“有钱人”:什么“年薪100万刚刚脱贫”,“年薪500万日子过得紧巴巴”……
我们的工资水平到底如何?
咱们来看下2023年全国居民收入情况:
其中,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39218元;
如果担心平均数据不能作为参考依据,那么呼声比较高的中位数也已公布:33036元;
也就是说,如果你的收入超过33036元这个数值,意味着2023年度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高于了一半的国人了。
上面的宏观数据,你可能认为因为包含了无收入人群等,因而数据偏低,只看打工人的话,遍地是高薪。
那么之前聊过的文章当中,城镇私营/非私营单位(私营有限责任公司、私营股份有限公司、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等)/(国有单位、城镇集体单位、联营经济、股份制经济、外商投资经济、港澳台商投资经济等单位)收入更能代表打工人群。
2021年,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首次超10万,尽管增速放缓,但近两年仍保持上涨趋势,去年突破了12万(120698元).
而全国城镇私营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8340元
这些年,很多互联网、金融行业或者是上市公司披露的高薪总是刷爆网络。
然而大家也知道,“平均”二字是大有门道。
任何人和公司老总高管平均一下,都是亿万、百万富翁。
来源:《社会蓝皮书: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》
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“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”数据显示,整体来看2021应届生收入为4900元。
高职院校、非重点本科院校、重点本科院校月收入分别为3919元、5959.12元、7407.59元。
当然,可能还是有些人还会把自己挣得少归咎于没有去大城市、大公司。
2020年上海和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万人民币左右,广东省为4万1。
如果拿中位数来说明,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的中位数也就在5000元到7000元之间,年薪基本上也就是6万到9万。
总体数量:根据多个来源的数据,我国月收入过万的人口数量大致在7000万人左右。这一数据表明,月收入过万的人群在我国整体人口中属于少数。地域分布:这些高收入人群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,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南京、苏州、宁波、杭州、珠海等。这些城市的经济发达,就业机会多,薪资水平也相对较高。行业特征:月收入过万的人群多从事互联网、金融等高薪行业。这些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高,相应的薪资水平也较高。收入结构:月收入过万的人群中,大多数人的收入结构较为单一,主要依赖工资收入。相比之下,高收入者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拥有多种收入来源,如投资、兼职等。统计数据: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统计数据的口径和样本差异,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差异。例如,有些统计数据可能包括应付工资(即税前工资),而有些则只计算实际到手收入。因此,在解读这些数据时需要谨慎。你看,想要年薪百万,月薪过万,并没有那么普遍、容易,大家都一样,所以咱们没必要太过焦虑。
中国真正达到月收入1万的人数相对较少,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和二线城市,以及互联网、金融等高薪行业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提高收入水平需要不断努力和提升自身能力。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权,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