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现在有没有这种感触:明明没买啥,却感觉钱越来越不够花?那些做生意的朋友们呢,也嚷嚷着啊,我也没涨价啊,怎么生意就越来越难做了呢?
为啥会这样呢?
咱们看看四周是,吃喝玩乐的选项似乎都是老面孔,新玩意儿真是少之又少。
商界苦于没有新案例,我们消费者也苦于没有新选择。
但是,最近我挖到了一家超牛的企业,2018年才成立,4年就干到了品类第一,这是什么概念?
更牛的是,从2021年到2023年,这家企业年复合增长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42%,营收翻了6倍多,现在整个创投圈都在讨论它!
这家企业到底是何方神圣?卖的是什么?又是怎么就从零一路干到品类冠军了呢?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它卖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鸡蛋!
别看鸡蛋这生意普通,但这里面可有大文章。
整个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,但问题是,行业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加起来都不到5%,这就是典型的“大行业、小企业”格局,也就是说,谁都有可能跑出来。
那为什么偏偏是这家才成立五六年的企业能够突出重围呢?
鸡蛋这个行业啊,品类大于品牌。
啥意思呢?
大家都知道,农村土鸡蛋好,不用教育,所以超市里那些散装鸡蛋如果不打折,根本就没人买账,所以也卖不上价。
这家企业就聪明了,它不搞价格战,而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!
它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概念——“可生食鸡蛋”,一下子就和其它鸡蛋区分开了。
有些人可能会说:“哎呀,我们又不生吃鸡蛋,这有啥用?”
别急,这家企业早就想到了。
它的2.0版,就是把“可生食”这个概念升级成了“达到可生食标准”。
这下好了,“品质更好、更安全”的认知联想直接印在了消费者脑海里。
可能有人又要说了,说的再好,也不如土鸡蛋。
土鸡蛋呢。虽然有着“散养、天然”的优势,但散养也意味着不可控啊,容易被污染、不安全,于是这家企业又祭出了大招——加上“不含沙门氏菌”的标签!
这一下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“土鸡蛋是好鸡蛋”的固有认知。
大方向明确了,接下来就是怎么落地的问题了。
虽然“可生食鸡蛋”在日本等国已经很成熟了,但在中国还是个新鲜玩意儿。
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也是有魄力,直接跑到日本去请“日本可生食鸡蛋之父”来当首席科学家。
在引入国际先进技术体系的同时呢,还结合咱们中国的实际情况,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。
更厉害的是啊,它还打造了国内唯一一个从“种鸡孵化、鸡苗养殖、饲料生产到食品加工与终端销售”的全产业链闭环!
这不就是“一流企业做标准,二流企业做品牌,三流企业做产品”的最好诠释吗?
当你把行业的标准都握在自己手里了,再去做其他的,那岂不是易如反掌?
当然了,标准建立了,市场也得拓展啊。
大部分传统的农产品企业啊,渠道销售的方式都差不多,所以产品同质化严重得要命!
这家企业就不一样了,它搞线下迷你秀活动啊,通过小规模、高频次的活动直接触达有孩家庭,建立“情绪共鸣”。
建立啥“情绪共鸣”呢?
就是抓住那些因为孩子嫌弃鸡蛋有腥味、蛋黄噎人等问题不爱吃鸡蛋而烦恼的宝妈们的心!
至于这个想法的起源啊,还得归功于它敏锐地察觉到了鸡蛋半熟消费场景的趋势。
现在越来越多的人,喜欢做溏心蛋这种半熟的鸡蛋来吃了,这对鸡蛋的品质要求可就更高了。
而它家鸡蛋“没有沙门氏菌”的特点呢,就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那怎么让更多人知道这事儿呢?
当然是从有孩家庭、从宝妈群体开始科普更容易了!
这一套下来,是不是挺牛的!
最后啊,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家企业在未来能够成为百亿级、千亿级的“大家”,也期待更多的中小企业、传统企业,能够找到子自己的独门绝技,在竞争中脱颖而出!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权,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